淮师新闻网7月25日电(记者 余佳琪)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团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实现邓小平同志关心青少年成长特别是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遗愿,扩大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促进学校共青团建设发展,激励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素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淮师青年志愿者利用科技知识储备和学校实验室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出发准备——探寻红色足迹
2022年6月24日下午,437必赢会员中心组织“科”以筑梦团队参观周恩来童年读书处,为“三下乡”实践活动提前做好准备。
“科”以筑梦团队成员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走进读书处一品梅活动室等展厅,聆听导员讲解周恩来6-10岁随父母、嗣母在此读书成长的经历,深入学习周恩来“官至一品、德至一品、人至一品”的崇高品格。随后,全体成员积极开展书籍整理、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成员们一致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将继承发扬周恩来精神,勤学知识技能,担当时代使命,励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建设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淮安是周恩来同志的故乡,“科”以筑梦团队成员们将从淮安出发,各自奔赴自己的生源地,以周恩来精神为指引,对当地社区、学校里需要帮扶的学生提供帮助,在支教的潜移默化中继承并发扬周恩来精神。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了解了周恩来同志的童年故事,领悟到周恩来同志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崇高精神,为团队成员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奠定重要基础。
线上科普——云端课堂
淮师青年以“科技支教”为特色,通过437必赢会员中心现有的演示实验室以及各种实验器材,以云端课堂的形式开展兼具趣味性的科普课堂。在正式授课前,先对面向学生的学龄进行大致了解,并通过对新版物理教材翻阅了解同学们的物理学习进度,以此筛选适宜的实验内容以及提前斟酌使用符合同学们学龄的易懂语言。在云端课堂上,志愿者们克服时空限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仪器进行直播,向同学们具体介绍物电现有实验室内可展示的光、力、电等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探索科技世界,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同时积极开展线上以及课后问答环节,做到当下有疑必答,有惑必解,让同学们切实领悟理解到新的知识。
线下启蒙——筑梦课堂
大学志愿者们返回家乡,来到江苏省各市乡村小学,通过结合自身的优势以及陪伴缺失型家庭下成长的孩子多元发展的需求设计的课程与活动。在手工课中,志愿者教导孩子们手工作品的制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引导孩子们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在实验课中,志愿者们深入讲解物理实验背后的知识,将现象与知识相结合,用带有趣味性的语言,将晦涩的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让孩子们感觉到学习并不枯燥,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在交流课中,志愿者与受助者一对一熟悉,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家庭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疑问。
长久发展——“书写未来”
“书写未来”将作为大学志愿者与陪伴缺失型家庭下成长的孩子交流的桥梁。孩子们通过“书写未来”的方式展示心中的奇思妙想,而志愿者们则通过这种方式对孩子们加以引导和鼓励。“书写未来”在展示科学技术的同时,也了解到陪伴缺失型家庭下成长的孩子的心理缺口以及需求,维持双方的长久化联系,时刻关心受助学生的后续发展。
流金岁月,与教同行,筑梦课堂,与子同心。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乡村型“陪伴缺失”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通过“科技支教”的方式,将科学的种子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引导孩子们探索科技世界,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
图为实践团队合影。
图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力学实验演示。
图为力学实验讲解。
图为物理现象讲解。